
余叔岩,余三胜之孙,余紫云之子,京剧老生演员,四大须生之一。生于1890年,卒于1943年,名第祺,祖籍湖北罗田。其所创余派声腔是继谭派之后,在京剧史上最有影响的流派之一。
他在少年时以“小小余三胜”的艺名在天津演出,后因病和倒呛回京,得其岳父陈德霖之助,向钱金福、王长林等学把子功,由姚增禄授其昆曲,并向陈彦衡、爱新觉罗·溥侗、王君直等人学谭派,入春阳友会,后拜谭鑫培为师,1916年嗓音恢复后入梅兰芳班社重新登台。1917年谭氏辞世后,自己挑班,在贯通谭派精髓和神韵的基础上逐渐发展,形成自己的风格,世称“新谭派”或“余派”。
他的演唱讲究字音声韵,润腔多用擞音,更兼婉转细腻,虽嗓音略沙哑、欠洪亮,但行腔刚健,韵味醇厚,别有境界。同时,做功细腻,功架优美,文武兼擅,戏路宽广。
代表剧目:《捉放曹》、《太平桥》、《打棍出箱》、《战太平》、《空城计》、《乌盆计》、《桑园寄子》、《击鼓骂曹》、《搜孤救孤》、《战樊城》、《鱼肠剑》、《洪羊洞》、《珠帘寨》、《打侄上坟》、《沙桥饯别》等。
余派传人有杨宝忠、谭富英、李少春、孟小冬、陈少霖、王少楼、吴彦衡、张伯驹、刘曾复、张文娟、关正明、孙岳、陈志清、于魁智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