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

bb

曲艺人物

【公告信息】

 


【绘画纪年】

<<  < 2011 - >  >>
1 2 3 4 5 6 7
8 9 10 11 12 13 14
15 16 17 18 19 20 21
22 23 24 25 26 27 28
29 30
 

最 新 日 志


最 新 评 论


最 新 留 言


用 户 登 录


友 情 连 接

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

  • 日志:118
  • 评论:0
  • 留言:1
  • 访问:


 
 
名家版——青衣:欧阳予倩
[ 2007-4-8 16:20:00 | By: quyi ]
 

  欧阳予倩(1889~1962),1889年5月12日生于湖南浏阳一官宦家庭,卒于1962年9月21日,著名戏剧、戏曲、电影艺术家。原名立袁,号南杰,艺名莲笙、兰客、桃花不疑庵主。

  1907年在日本留学期间参加春柳社,在《黑奴吁天录》等剧中扮演角色。1911年回国后又与陆镜若先后组织新剧同志会、春柳剧场,演出鼓吹革命反对封建的新剧。后投身京剧事业,编、导、演了大量剧目,如《鸳鸯剑》、《馒头庵》、《潘金莲》、《哀鸿泪》等,曾有北梅(梅兰芳)南欧之誉。1918年在南通组建伶工学社和更俗剧场。1922年参加戏剧协社,写出独幕话剧《泼妇》、《回家以后》。1926年进入电影界,编写了《玉洁冰清》、《三年以后》、《天涯歌女》3部影片,并在后两片中扮演角色。1929年2月赴广州创办广东戏剧研究所,出版大型刊物《戏剧》及报纸副刊《戏剧周刊》,还创作了话剧《屏风后》、《车夫之家》等。1930年导演《怒吼吧,中国!》,1932年创作了大型话剧《不要忘了》和独幕话剧《同住的三家人》。1934年创作了电影剧本《新桃花扇》,1935年又编导了影片《清明时节》、《小玲子》、《海棠红》。1937年他和洪深等在上海主持了上海戏剧界救亡协会,演出了《梁红玉》、《渔夫恨》、《桃花扇》等京剧,随后又编写了电影剧本《木兰从军》。1938年起赴桂林对桂剧进行改革,并导演话剧《流寇队长》、《钦差大臣》等。1941年创作优秀历史剧《忠王李秀成》。1944年和田汉等举办西南第一届戏剧展览会,演出话剧、戏曲、木偶戏等60余出。抗战胜利后曾在新中国剧社和香港永华影业公司任编导,把京剧《桃花扇》改编成话剧,成为中国话剧舞台的保留剧目。1949年后任中央戏剧学院院长、中国文联副主席、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和中国舞蹈家协会主席等职。欧阳予倩一生创作改编话剧40余部,导演话剧50余出,创作、改编、修改戏曲剧本近50部,编、导影片13部。他的作品与时代脉搏相通,且话剧中含有戏曲精华,戏曲中蕴有话剧特色,为中国的民族演剧艺术体系作出了重要贡献。他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,采用科学的方法教授学生,为中国培养了大批戏剧艺术人才。著有《欧阳予倩剧作选》、《自我演戏以来》、《一得余抄》、《电影半路出家记》、《唐代舞蹈》等。

 
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

发表评论:

    大名:
    密码: (游客无须输入密码)
    主页:
    标题:
处理 SSI 文件时出错
天涯博客欢迎您!